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字閱讀人群越來越多,其產業規模也越來越大,傳統出版行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日前舉行的“故事驅動中國”大會上,有一場名為“出版的上游和下游”的高峰對話,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潘凱雄、京東商城副總裁石濤、版權代理人黃家坤等多位企業高管從數字出版的本質,到電子書市場培育,再到手機閱讀的贏利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特別是談到電子書的銷售時,潘凱雄認為,一個新興的市場化國家,不靠服務和品質贏得讀者和市場,而是首先想到打價格戰,這是很遺憾的事。
數字出版是整個生產的數字化
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迅速,如何理解數字出版既是一個認識問題,也是產業定位和產業發展的問題。
“京東商城2012年2月才開始上線電子書業務,到目前為止,電子書用戶數超過了400萬?!笔瘽J為,現在自出版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快,他堅信未來的電子出版一定是一個由多種渠道、多種設備以及共享的巨大內容庫形成的閱讀方式,而不僅僅是有傳統出版人的角色,“在電子出版上可能會有革命性的變革”。
在潘凱雄看來,現在講數字出版,更多的是講它的形態?!爸v形態又更多講兩類,一類是所謂傳統出版物的數字化,還有一類是大家經常講的所謂原創作品,即網民們自己上傳的大量文學作品?!迸藙P雄認為,傳統出版的大量作品,也是原創,它們之間的差異不在是否原創上,區別是后者沒有經過編輯的選擇和加工,而前者經過了編輯的選擇和加工。
“出版從它出現到現在,之所以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在于我們的選擇!”潘凱雄認為,現在把那些不加選擇的,大家自己上傳的原創作品作為出版物,實際上是對傳統出版概念的根本性顛覆,是沒有前景和意義的。他說,數字出版“更根本的應該是整個生產的數字化、流程的數字化,而在整個數字化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新的產品”。
電子書銷售比重依然很小
目前電子書在國外增長很快,去年Kindle(一種電子閱讀器)在美國銷售規模達到70億美元,但在中國還任重道遠。京東商城2012年圖書銷售額超過15億元,單日銷售量最高曾經達到4000萬元,但電子書的銷售比重依然很小。
石濤說,在品種上,電子書品類的百分比跟紙質書的百分比有一些不同的趨勢,其中文學、經管和社科遠遠高于紙質書,紙質書中,少兒、科技、生活、文教有很大銷售量?!半娮訒c擊前三位的品類中,文學高居第一,接下來依次是經管、社科、科技,科技比較大的原因和京東用戶構成相關,紙質書和電子書銷售存在著互動。京東當紙質書用戶達到1200萬的時候,電子書的用戶達到了400萬,購買紙質書的用戶有2%也購買過電子書,凡是購買過電子書的用戶100%都買過紙質書?!?/p>
“跟紙質書相比,電子書價格其實仍然偏低。原因很簡單,目前各個網站或者手機客戶端推廣電子書是采取了低價格的模式,甚至是在免費的水平上廝殺,導致整個電子書的價格很難提高?!笔瘽硎?,未來電子書的銷售模式如何,目前沒有任何定論。
潘凱雄認為,一個新興的市場化國家,不是依靠服務和品質贏得讀者和市場,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價格戰,這是很遺憾的事。
手機閱讀掙的不是讀者錢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的調查,花費在手機閱讀上的平均費用逐年遞增,占整個數字出版的30%~40%,那么到底誰從中賺到錢了呢?
“目前中國幾大電商在電子書業務上都沒有真正贏利,反而是手機閱讀開始賺錢?!秉S家坤認為,這是中國才有的獨特現象。
潘凱雄說,不要因為出版社或作者從運營商那里拿到了一些錢就認為中國的數字出版真的掙錢了,“手機閱讀還是一筆糊涂賬”。潘凱雄認為,手機閱讀掙的不是讀者閱讀的錢,只是從流量費中分一杯羹而已。
中國的運營商是如何掙錢的呢?石濤說,京東曾針對手機閱讀的贏利模式做過分析,“結果非常失望,手機有五花八門的套餐,而每一個套餐里都相應地收取數字閱讀的費用。比如說188元的套餐會搭配5元錢數字閱讀。消費者買了188元套餐,移動運營商會分2元給閱讀基地。如果套餐賣出上億用戶,閱讀基地就會分到幾億的收入,但套餐中的圖書消費者究竟讀沒讀,他們并不在意?!笔瘽J為,這讓人覺得有了一個巨大的餅,但其實除了那兩三個移動運營商以外,誰也沒辦法這樣銷售。
“無論是定價的超低,還是內容質量和貿易模式,都對出版業有一定的傷害?!秉S家坤認為,手機閱讀在中國雷聲很大雨點很小,出版單位非常謹慎地把內容授權給手機運營商,這跟傳統出版意義上的電子出版是有很大差距的。
相關資訊
[行業熱點]2016中國國際全印展在滬開幕2016-11-08
[行業熱點]天津包裝印刷行業 VOCs執法監測有新規2016-11-21
[行業熱點]數字時代的印刷產業技術2016-11-11
[行業熱點]紙企密集融資有利行業集中度提高?2016-11-11
[行業熱點]打印機常見十大問題及其處理辦法2016-04-14